高空俯瞰泰山村千稼集民俗文化街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田育臣文受访者供图
郑州市区向南15公里,新郑市的西泰山上,有一条中原民俗特色的文化街——千稼集民俗文化街,长2公里、马蹄状的小街上,高峰时可吸引7万人次来此打卡、游玩。
谁曾想到,10余年前,这里竟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落后贫穷村。而这样的小山村,如何实现“山鸡变凤凰”?今天,大河报·豫视频推出的“打卡郑州宝藏街区”系列报道,为你揭秘这个新郑山村文旅经济背后的发展密码。
一条街,带你体验中原民俗历史文化
沿着郑州市大学南路一直向南,过了南四环,在大学南路与会盟大道交叉口西侧,一个高约10米的门楼牌坊映入眼帘,上面赫然写着“泰山村”三个大字。一条宽敞的柏油路,一直通向山顶。
新郑市龙湖镇政府工作人员指着“泰山村”三个字介绍说,泰山村距离新郑市区的黄帝故里26公里。西泰山又名西太山,以轩辕黄帝大臣太山稽而命名。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走进泰山村看到,村内道路干净整洁,一栋栋别致的村民别墅整齐有序,周围环绕各类绿植苗木,村子里干净整洁,各种设施焕然一新。
千稼集民俗文化街坐落在西泰山山顶。刚走进这条街,是两排灰白相间、3层高的徽派建筑。整条街环西泰山而建,呈马蹄状布局。“它主要打造‘中原民俗历史文化体验地’,以‘乡土的味道,年轮的烙印’为文化核心,包含红色文化民俗街、民国风情民俗街、原味乡村民俗街三个场景式还原板块。”泰山村集体企业——河南西泰山实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颜涌涛介绍,文化街全长2公里,以经典历史场景还原再现的形式,展现中原地区上世纪20至70年代间的风土民情。
目前,该文化街有各类大小临街坊铺260余间,涵盖农耕文化演绎、民俗特色小吃、民间杂艺表演、休闲游乐体验、主题情景客栈、绿色有机农场六大产品体系,包含地方名小吃、主题餐厅、文玩收藏、街头情景演艺、油坊、酒坊、辣椒坊、音乐餐吧、朝阳沟合作社等300多个品类近1000个品种的民俗与文化项目。
这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日游客峰值近7万人次
在原味乡村区,记者走进一家农耕文化博物馆,木锨、扁担、织布机、草屋、石磨等应有尽有。走在文化街区上,还能遇到不少中原特色的生活街景。其中,一处“喷空”主题街景雕塑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一个老农拄着拐杖坐在路边,另一个农民戴着火车头帽站在旁边与之喷空,脸上堆满了朴实的笑容。旁边刷白的墙上,写着“烧包”“不老盖”“楚喘”等河南方言,充满了中原文化特色。此外,民国风情区建筑以民国风为主,红色文化区主要是革命红色场景的再现。“平时,我们还会安排相应的演出,实现经典历史场景的还原再现,让大家感受中原民俗历史文化的魅力。”颜涌涛说。
在该文化街上的一家冰糖雪梨店,记者遇到了泰山村的村民乔周芹,她如今已是千稼集民俗文化街上两家饮品店的老板了。她回忆说,以前,文化街所在地是个山顶的采石坑。因为村里穷,她就离开了村子,到郑州市区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
“咋也没想到,小山村也变成‘闹市区’了。我也能在家门口上班了。”乔周芹说,2017年,村里的千稼集民俗文化街开业后,她就回到了村里,在街上开了两家饮品店。“咱这民俗文化街,夏季晚上游客比较多,在春节、五一、十一等人流量大时,一天的营业额可达到6000多元。”乔周芹笑得合不拢嘴。
“2016年开集以来,我们已举办主题庙会、大型赛事、节日演绎等大中型活动40余次,累计接待各地游客超1000万人次,日游客峰值近7万人次。”颜涌涛介绍。
千稼集民俗文化街成为泰山村最大文旅IP
上世纪80年代,乔宗旺离开泰山村做生意。20多年间,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身家涨到了数千万。2006年底,新郑市龙湖镇领导想为泰山村找一个“双强书记”,既能自己致富,又能带动他人致富,选来选去找到了他。
在镇领导的劝导下,他最终选择了回村。“我拥有几千万资产,如果干不好没起色,就把全部家产交给政府和老百姓,但有一个底线,那就是倾家荡产变成穷光蛋,也绝不让村里欠任何外债,然后卷铺盖走人。”上任前,乔宗旺向镇领导承诺说。
“要想富,先修路!”乔宗旺上任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多方筹资,修通了村里通向外面的路。同时,打14眼深井,铺设管道,让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解决了村民吃水问题。此后,他开始带领村民创办村集体企业。而河南西泰山实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
短短十多年,泰山村从零起步,创办的村集体企业,涵盖旅游、培训、游乐、研学、物业五大板块,固定资产3亿多元,带动就业1520余人。2022年,村集体收入达到46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不足3000元,达到现在的3.1万元。全村实现基本生活供给制,水电气费、米面油盐酱醋、养老及医疗保险等基本生活所需全部由村集体供给,村民生活幸福指数逐年攀升。
“现在,泰山村已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文化、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产业’的文旅发展格局,而千稼集民俗文化街,将成为泰山村最大的文旅IP。”乔宗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