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考古十兄弟”是指一群在中国现代考古学领域有着重要贡献的考古学家,他们都参与了殷墟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
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现代考古学的主要奠基者石璋如(1902—2004年,河南偃师人)就是其中之一。
“在老一代参加殷墟发掘的考古学家中,石璋如参加次数最多,前后共有12次。”甲骨文专家、安阳师范学院教授郭胜强介绍。
从学生到殷墟发掘负责人
殷墟科学发掘开始后,河南大学邀请傅斯年、董作宾、郭宝钧到校作殷墟甲骨文和文物考古知识的专题报告,不少师生都纷纷要求参加殷墟发掘。经多方协调,正在该校就读的石璋如和其他几名师生都参加了殷墟发掘。
1931年3月,石璋如第一次参加殷墟发掘。这是由李济主持的殷墟第四次科学发掘,共51天,地点在小屯村北和后岗。小屯村北发掘出土甲骨782片,是小屯以外第一次发现甲骨文。后岗发掘发现了殷商、龙山、仰韶三层文化直接叠压的关系,从而确立了这三种文化的时代序列,解决了我国考古学上至关重要的问题。
同年11月,石璋如等参加了由董作宾主持的殷墟第五次发掘,地点在小屯和后岗,此次发现甲骨381片和大量遗址、遗物。
1932年4月和10月,石璋如参加了由李济主持的殷墟第六、第七次发掘,在小屯村东北发现不少版筑基址,说明这是王室宗庙宫殿之所在。
1932年,石璋如从河南大学毕业后,一边研读研究生课程,一边继续参加殷墟发掘工作。
1933年8月,石璋如参加了由郭宝钧主持的殷墟第八次发掘。此次历时65天,石璋如、尹达等负责后岗发掘。
1934年3月,石璋如参加了由董作宾主持的第九次殷墟发掘;1934年10月至1935年12月,石璋如参加了由梁思永主持的殷墟第十、第十一、第十二次科学发掘。这些是被后来学者划分的殷墟科学发掘第二阶段。
1936年3月至1937年3月,石璋如又参加和主持了殷墟第三阶段的发掘,即在小屯村东北的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次发掘。
“在长期的一线田野考古工作中,他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第三阶段他已成为殷墟发掘工作的负责人。”郭胜强说。
整理和总结小屯宫殿区发掘资料
小屯宫殿区发掘经历的时间长,发掘领头人和参加人员变动很大,田野记录经众人之手,资料比较混乱,同时宫殿区文化内涵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因此小屯发掘报告的整理编写和研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由于有着长期田野发掘的实践和丰富的经验,石璋如承担了这一任务,先后发表了《殷墟发掘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贡献》《殷代的铸铜工艺》《小屯殷代建筑遗迹》《小屯殷代丙组基址及有关现象》《殷代的夯土、版筑与一般建筑》等论文。
石璋如还出版专著《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乙编·殷墟建筑遗存》。该书28万字,重点介绍了小屯东北地紧临洹水湾的建筑基址53座、部分墓葬和窖穴等。他将遗址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在最北部,向南略偏西依次为乙组、丙组。关于三组建筑基址的用途和性质,石璋如认为甲组是用来住人的寝殿和享宴之所,乙组为宗庙祭祀场所,丙组为祭坛,整个基址为商代宫殿区。他还从基址与甲骨文的关系来判定基址的时代,认为甲组基址建筑的时代最早,与甲骨文第一期时代相当,乙组基址时代次之,与甲骨文第一期或第二期至第四期时代相当,丙组基址的时代不早于甲骨文第四期。
“他这种对基址的序列划分、性质确定和时代判断,除部分基础的时代有不同的认识外,至今仍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赞同,已成为公认的定论。”郭胜强说。
石璋如对小屯建筑基址的整理与研究的学术意义重大。特别是商代宫殿宗庙遗址的进一步确定,证明了殷墟是商王朝的王都。石璋如还进行了商代建筑复原的尝试,写出《殷代地上建筑复原之一例》《殷代地上建筑复原的第二例》等,再现了一座巍峨壮观、结构复杂的古代建筑,受到海峡两岸考古学界、古建筑学界多数学者肯定和好评,为众多考古学、建筑学学者所参考借鉴。(河南日报记者 李林 杨之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