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墓千年无人问,一朝似泉天下知”。
近日,博主“听泉赏宝”撞脸博物馆里镇墓兽冲上热搜,该文物收藏于连云港市博物馆,系隋朝耀州窑镇墓兽,与“听泉”有几分神似,“听泉”看了后直呼“开门”,并决定将其作为微信头像。目前“听泉赏宝”粉丝量已有3200多万。
无独有偶,有网友晒出全国多个博物馆都有撞脸“听泉”的镇墓兽。
其中,河南巩义市博物馆的馆藏:唐代黄釉镇墓兽;开封博物馆的馆藏:黄釉人面独角兽;以及贵州博物馆的馆藏:唐代彩绘人面兽身镇墓兽(1956年上海市文管会拨交),均与“听泉”撞脸。网友调侃这些镇墓兽是“听泉兽”。
(巩义市博物馆唐代黄釉镇墓兽 巩义市博物馆供图)
26日上午,大河报《看见》记者联系到巩义市博物馆副馆长张淑晓,她向记者介绍了巩义市博物馆撞脸“听泉”的文物,系1990年在巩义鲁庄镇出土的唐代黄釉镇墓兽。
有网友疑问,为何这些镇墓兽长得都差不多?
张淑晓表示,这些镇墓兽出土朝代相近,这些年代镇墓兽可能有一定制式,高等级的墓会有好几个镇墓兽,某一方位的镇墓兽或许会出现部分外形相近情况。
(网友拍摄的全国多地博物馆“听泉兽”)
巩义市博物馆提供的资料显示,镇墓兽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冥器,古人追求“事死如事生”,认为人有灵魂,是为震慑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而设置的,镇墓兽也就成为当时大量使用的随葬品。
早在原始社会,“图腾”作为人们心中不可战胜的神物在殉葬墓中出现,以期望能保平安,它为“镇墓兽”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基本上形成了狰狞凶恶的面目。楚国自古巫风盛行,在先秦楚墓中常出土一种神秘、怪异的头插鹿角的木雕物品,考古学家一般称之为“镇墓兽”。
战国时期楚墓中出现的镇墓兽,到了晋朝更加流行,唐朝时大量出现,达到鼎盛。
唐朝建立以后,随着国力提升,唐墓中随葬品尤其是俑类风格由早期的写实、质朴逐步转向怪诞、夸张。“镇墓兽”形象是不断变化的,从最初的简单到最后的复杂多变,并经历了从无舌到有舌、无颈到曲颈、兽面到人面、单头到双头的发展历程。
晚唐时期,由于人们的丧葬观念发生了变化,堪舆术的丧葬礼仪盛行并取代了镇墓兽。唐朝刘肃著有《大唐新语》一书,书中对堪舆术有记载“平地之下一丈二尺为土界,又一丈二尺为水界,各有龙守之,土龙六年而一暴,水龙十二年为一暴,当其隧者,神道不安……铸铁为牛豕之状像,可以御二龙。”人们受此影响,接受了这种丧葬观念,于是铁猪、铁牛成为当时流行的随葬品。晚唐之后镇墓兽就很少见了,唐玄宗天宝末期,逐渐消失。(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杨光 新闻报料请私信微信公众号“大河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