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黏土制作

蹴鞠

4月4日至6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以“清明踏青‘趣’寻春”为主题,相继推出互动体验、公众考古讲座、城市考古体验课堂等系列活动,从黏土手作到商代玉器,从团扇编织到古代蹴鞠,将历史与现代连接,带游人在春日里全方位体验“活起来”的郑州历史。

巧手黏土绘春景

4月4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清明踏青‘趣’寻春”之“黏土绘春DIY”活动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二楼报告厅举办,吸引许多入馆游客用黏土贴出美景,绘出春日“好春光”。

据了解,本次“黏土绘春DIY”手工活动,以春日盛开的鲜花为灵感,结合文物中的花卉纹样,通过黏土手作的方式,让参与者创作独一无二的“春日文物”。

活动现场,五颜六色的黏土如同色彩缤纷的春花,令人心旷神怡;各类手作工具一应俱全,吸引游客踊跃参与。从缤纷花朵到陶罐瓷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绘制好的样板,也给参与者增添了信心。

带着两个孩子“绘图”的李女士表示,本次“黏土绘春DIY”,不仅符合当下春和景明的季节特点,也让孩子们能够在参与过程中提升动手、动脑的能力。

考古工地蹴鞠闯关

蹴鞠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体育运动。清明时节“士女踏青、蹴鞠簪花”的盛景在《东京梦华录》中多有记载。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特别还原了古人习俗“清明蹴鞠”,让参与者在活动中感受古人的春日雅趣。

活动中,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早商贵族生活”,并精心准备了数个“竹编足球”,让前来打卡学习的小朋友和家长们能够在学习之余感受千年前传统体育运动的风采。

在排队领取答题手册、游径路线后,王女士走到知识展墙前,一边听讲解员讲述这片考古工地的文物发掘与早商历史,一边寻找着“考古十问”上面的答案。在“蹴鞠”体验区,已经完成答题的参与者正在尝试将“竹编足球”一脚送入洞中,并通过一次又一次尝试,玩得不亦乐乎。

现场工作人员称,在答题闯关、蹴鞠集章环节都完成后,凭借持盖满三个印章的手册,参与者就能在前台领取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设计的各类“文物文创”,书签、冰箱贴、鼠标垫等文创一应俱全。(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张弋/文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牛尚 】 【内容审核:靳静波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0-2022河南沸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招聘信息|广告服务|服务条款|免责声明|网站地图|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