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古建筑丨白居易和他的私家园林

发布时间:2025-11-19 08:47:43来源: 河南日报

唐代诗人白居易,生于新郑,卒于隋唐洛阳城履道坊白氏宅第,葬于洛阳龙门东山琵琶峰。白居易晚年在洛阳的宅第庭院经长期苦心经营,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史上颇负盛名的一代名园。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副研究员孙丽娟通过对白居易居洛时期大量闲适诗的分析,结合考古发掘成果,详细探讨了白氏宅园的营建及建筑布局,并对宅园的园林景观特色及其初建、整修、扩展、废弃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索。

白居易履道坊宅园的获取及其布局,在历史文献记载、白居易诗文自述及后人相关的考证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述。

孙丽娟介绍,白居易履道坊宅第是购买的杨凭旧宅,面积约合9180平方米。其中还有一段小插曲,买宅第的时候,钱不够,加上两匹马交易才完成。白居易入住后不断经营自己的宅园,水面有所扩展,故有“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之说。

白居易对这处宅第的位置非常满意,他在《池上篇》中说:都城风土水木之胜在东南偏,东南之胜在履道里,里之胜在西北隅,西闬北垣第一第,即白氏叟乐天退老之地。

履道坊白居易宅园平面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区域:宅院、南园、西园。宅院由东西相连并列的两座院落组成,东院为主院,西侧为跨院或偏院。主院以前户、中门、中庭、中堂、后院依次布局,应该是一座轩廊环围、兼有亭榭的前中后三进式院落。其中后院为白居易寝房,两侧厢房分别充当书房暨琴房、客房,中堂为议事、接待、亲属聚会之所,主院中庭或因庭东大槐树而得名槐亭院。

孙丽娟认为,经过考古发掘的履道坊白居易故居宅院,应该不是全部宅院,可能只是西跨院。

南园在白居易诗文中屡屡提及,白诗中常称作“南池”,也称“南塘”。白居易《池上篇并序》详细记载了他对南园所作的改扩建及他悠闲的池上生活。

西园位于伊水南来至履道坊西北隅折而向东的河曲之处,亦有建筑散布其中,西园是白居易入主履道坊宅第后多次整修疏理而成。至此,白居易履道坊宅第庭园最终形成包括宅院、南园、西园的格局,成为一处风景绝佳的典型官僚私家园林。

唐末五代时社会大动乱。白居易履道宅渐至荒芜,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年)改为普明禅院,北宋时称大字寺园。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记大字寺园:“唐白乐天旧园也……寺中,乐天石刻存者尚多。”由此可知,直至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履道坊宅第园景仍存,张氏得其一半为会隐园,另一半成为佛寺大字寺园。到了元代,《元史·塔里赤传》记载:“奉旨南征至洛阳,得唐白乐天故址,遂居焉。”其时约在13世纪末,距杨凭、白居易初经营此园,已历400余年,而园貌大致尚存。

孙丽娟认为,从考古发掘结果和有关资料推断,大约至元末明初,因战乱、兵燹,履道坊一带始沦为农田,一代名园,终遭毁弃。

【责任编辑:牛尚 】 【内容审核:靳静波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0-2022河南沸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招聘信息|广告服务|服务条款|免责声明|网站地图|不良信息举报